close

[警告]本篇文章帶有強烈個人情緒及意識,不喜者勿入

話說台灣的網誌(blog)文化大概蓬勃於無名小站的興起時
在此之前網誌多半是少數人的半實驗性質網站(遊記&美食)或少數國外網站用戶的專利
隨著無名系統挾排山倒海的巨浪,結合圖片,文字的攻略(開相簿送部落格)
blog不再是少數人使用的系統
短短數月間,blog已成為了庶民文化的大宗
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網誌

關於blog的歷史可追朔一下
Jorn Barger於1997年12月17日創造了術語 "Weblog" (網路日誌)。
而 "Weblog" 的縮寫 "blog" 則是由Peter Merholz創造的。
當時他開玩笑地將 "Weblog"在他的部落格Peterme.com 的側邊欄變成片語 "we blog"。
"Blog"很快就當成是名詞和動詞。(Blog可以表示編寫部落格,也可以表示部落格。)
以上是擷取自維基百科的說法
他倆是誰不重要,也干我屁事...
總之部落格(blog)已成為現代人"我手寫我口"的代表了(或許該改為我手打(type)我腦)
當初胡適先生推廣白話文,提出了"我手寫我口"的口號
代表著中國文化,文學,文字,語言上的一種融合再創新

這邊想打個插,文言文,或許大家對他的印象不是很好
每年學界與政黨都在為了國高中課本中文言文比例問題爭吵不休
文言文是啥鬼?文言文不好嗎?
我覺得文言文是一種電腦程式碼,跟CSS一樣
它是一套共通的文法,程式
古代的中國,幅員廣闊,人多嘴雜,各地南腔北調,方言一堆
就看台灣好了,早年國民黨帶了中國各地人來到了台灣,根本就是個小型聯合國
四川人,湖南佬,東北大妞,上海姑娘....
每個人講起話都跟鬼打架一樣,聽得懂才有鬼...
但是真的聽得懂...見鬼了,不過很耗費精力
聽得懂的原因是要感謝秦始皇,謝謝!
當年他統一六國,執行了"書同文"的政策
意思就是書寫上要統一,用統一的文字,文法寫作,禁止在大家在那邊自己鬼畫符...
套用現代的例子就是,全世界只准寫英文
沒辦法因為你只能用26個字母寫字,所以你只能屈服於它的文法
自然而然你便成為使用這制式套書寫程式的使用者
但是...講話你就管不到了,打我阿笨蛋~~(當年這樣對秦始皇嗆聲的人應該五馬分屍了)
講話的腔調依然無法改變,畢竟這是種族文化的力量,難以撼動
但文法上卻開始逐步統一,不斷的演化,文言文就是這麼來的
阿鬼~雖然我聽不懂你講什麼,但你可以不用回火星,寫出來我就懂了
文言文的精隨就是言簡意賅,短短幾個字就可以反映透露出很多你要表達的事
換句話說,就是濃縮果汁中的濃縮果汁...還是濃縮果汁!
最好的例子就是詩,詞,歌,賦
以唐詩為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短短28字就有山水景色+心得文&藝術與想像力
以前沒有Canon-500D,所以就拿唐詩當數位相機拍照
解析度還不錯阿,至少過千年你還是覺得很清晰阿

讀大學以前我對於國高中國文課本並沒有甚麼感想
慢慢的長大後,覺得很多以前的課文或老師的話其實都印在腦子裡
或許記憶會有些錯亂,但是他們確實存在
有時候講話,寫東西時,他們就會突然冒出來
個人國文成績一向是普普,甚至也有段考考過30幾分的紀錄...還淪落被教務主任痛罵(他以前教國文)
如果是數學考30幾那對我是高分,但是國文...那次全班的平均至少都有80吧
我也忘了到底怎麼考的,真是很扯...大概是全部沒看吧(自以為亂考也有70幾)
學測時,我國文也考不好,只有10級分(剛好是均標),但這是個很低的分數
其中作文是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為我不會寫文章
喇D賽我可以,但是寫作文...沒辦法~就是低分
就機掰安自我評估,我喜歡敘事,論述,但就是不喜歡抒情
偏偏考試題目都是這種,看了就賭爛
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年考題:

題目:(九十四年大學學測)
人生難免「失去」:我們有時沈浸在失去的感傷中;有時因失去才學會珍惜;有時明明已經失去,卻毫不自覺;而有時失去其實並非失去……
請根據自己的體驗,以「失去」為題,寫作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題目:(九十四年大學指考)
家,對許多人而言,不止是身體的休憩處,也是心靈的歸依所。我們每天乃至於一生,不斷的在離家與回家的歷程中,構築出一天以至於一生的故事。一般人離家後總不免有回家的企盼,但也有人視回家為畏途,甚或無家可歸。回家對每個人而言,往往存在著不同的意義。試以「回家」為題,寫一篇首尾具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敘事、抒情、議論皆無不可,文長不限。

題目:(九十六年大學學測)
有人以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試就你自己的感覺、經驗、知識或省思,以「最遙遠的距離」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題目:(九十六年大學指考)
試以「探索」為題,寫一篇結構完整的文章。敘事、抒情、議論皆無不可,文長不限。

沒記錯的話我好像是96年的考生...
X他媽的(這應該是我當年翻開試卷的第一個OS,因為我現在的OS還是這句)...最遙遠的距離
你以為每個人都桂綸鎂喔,我心中就是沒有抒情的感覺麻
抒情文要有感情,有感覺,又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在那邊看風景,交女友,你你我我濃情蜜意,他媽的遙遠距離我想不到阿
我只知道錯過上學的那班車就是最遙遠的距離...
記得好像聽人家說寫作文要發揮想像,想像...你不覺得這就是騙人嗎
小小高中生要他寫得好像人生多采多姿,爬過百越,男女情感豐富,家庭和樂可愛
X他媽的,怎麼可能(或許有,但那是異類不算)...我只記得我高中是在網咖打世紀帝國,我的情感只有條頓武士跟攻城車
明明你沒經歷過卻要寫得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分明是做假麻~~難怪社會不老實的人越來越多XDDD

唐代的韓愈說寫文章要文以載道,意思是說寫文章要有內容,有意義,有建設性
可我看到了大學聯考的題目我就...文以載道,我想不到...
所以每次都很低分...我想原因就是出在題目
因為我喜歡先有個模糊籠統的想法,慢慢寫出來後,才訂標題
書寫是有感情的,所以是要慢慢的,把感覺寫出來
刻意的用題目來圈定,叫你把感情放進去似乎比較勉強...至少對我而言很勉強
寫文章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情感,反向來說就是自我剖析
我為什麼要向評審老師表示自己的內心世界,又不是我女友說...
所以我寫不出感情,因為我不喜歡表白,我只喜歡表別人XDDDDD
可見一個人個性也會影響你考試的分數...無奈

再者,機掰安的文筆不好,因為我不會寫得很仔細,意思就是不夠細膩
寫東西要形容,描述,但這就是技巧了
範例目標:夏天的木棉道
專業寫手:夏天,綠葉交替木棉花朵,用青綠為我帶來清涼,消去太陽的熱度。(高分)
機掰安就會寫:盛夏的木棉道一片翠綠,煞是清翠怡人(普普)
發現不同了嗎?
夏天植物本來就是光合作用興盛,綠色就綠色麻...
我就不信綠色給你帶來清涼,太陽就不熱,難道我夏天吹冷氣吹假嗎?大家都去木棉樹下打坐就好了嘛!
沒辦法,評審老師喜歡這種做作口味...

慢慢的年紀增加,開始會看點報章雜誌書籍等(以前不喜歡看書,現在也還好啦)
發現文章要吸引人,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故事
故事是可以是典故,是歷史,是個人經驗,或是鄉野怪談
只要有故事的文章都特別吸引人,因為你很容易感同身受,融入文章
不管這文章是否真的有無建設性,但有故事就是吸引人
寫作文時,管他三七二十一,想個典故,歷史故事掰進去就對了

故事會給你畫面,最好看的電影其實是在你腦海裡的
因為你是這部故事的導演,你的演員都是你想像出的最好角色飾演
自己在腦海中演自己看,再不好看你就該去撞牆了
當然爛故事我們另當別論...畢竟編劇不是你阿
話說回來我就是超喜歡看故事的人...(改天可以討論故事)

當然寫故事就講求功力了,寫景的手法要細膩,讓讀者可考,得以想像
像張愛玲的小說就是細膩到一種龜毛的情境
光形容主角所處的房間裡大概就可以寫好幾頁吧
當然不用那麼誇張,適可而止,但給讀者的線索還是要夠
所以這就是作家要筆耕的緣由吧,套句馬鈺道長說的話:內力多一分是一分阿XD
像金庸這種等級的,大概是Lv.99吧,有天資又用功...嘖嘖

回到前面,我要說的就是,其實國高中的國文其實很對我很有幫助的
當年不懂的文言文,現今都成了我可以運用的題材
其實教科書裡選編的文言文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的,跟濃縮果汁是一樣的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興大學門口有一家德馨德國料理餐廳)
陶淵明: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
很多國中老師要我背的東西,當初不理解,為什麼要背,要默寫...
傻孩子...很多東西不是當下可以理解的,因為書到用時方恨少
長大了就知道了!

大學,這是一個與國高中不同的求學環境,在這邊是自發性的去讀書,不會有人鞭策你
所以相較起來,這邊是一個可以煮酒論劍,各顯神通的地方
以往你所學的只是基礎,而大學是一個平台,讓你沉澱思考,跳躍的踏板
就跟張無忌必須在雪山練九陽神功數年,出來才能單挑六大派是同樣道理...
求學就跟練功一樣,下多少功夫就有多少成就,難以求速成
記得每天要看點東西阿...孩子!

講了很多廢話,讓我們再回到網誌吧
網誌對於現代人,是一種情感的抒發,也是自我的表現
就跟機掰安現在打這篇文章是一樣的(這是一篇幹古文)
每個blog其實就像一台電視台,播送著特定的節目
有些台是播Discovery,有些播搞笑綜合,有些播心情電台...
它反映了每個作者(導播兼記者)的知識,想法,道德,情感...
屬於每個人的"地方知識"因為網路的普及而得以流通
當然有電視台自然就會有收視率...
專寫食記,遊記,藝人等等的電視台收視率就不錯(能吸引廣告商)
可也許多電視台收視不佳就收了,歸納大部分的原因:懶惰...
另外可能個人情感不想跟大家分享也是重要原因(畢竟網路是很可怕的東西,你發過的言都可以被挖出來鞭屍)

對我而言,寫網誌是一種抒發心得文,藉由對自己與大眾的坦誠而得到告解
表達想表達的,罵想罵的,因為你不一定可以找到人抱怨
網路可以當你的觀眾,讓你當專家,讓你當文人,讓你抱怨,雖然你不知道台下是不是有人,但假想也爽麻...
其實這種感覺就是像對寵物講話...(沒錯~指的就是你)
以上是心理部分,寫網誌的另一個好處是再思考(rethinking)
因為寫網誌一半是給自己看一半給虛空的人們看
所以會比較謹慎,當自己寫東西時,自己等於也在閱讀,也在思考
很多生活中模糊的概念與想法,在我手寫我口此時慢慢的具現化
你會發現很多的觀念可以被釐清,思緒會更清楚
可以說是借文章探索自己,因為自己沒有你想的那麼了解自己
人生很多時候是忙盲茫,停下來了解一下自己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國高中時,記得每週都要寫週記,我覺得總是沒甚麼好寫的
因為是寫給老師看的,我覺得不想沒有隱私,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寫一些狗屁的東西
機掰安的週記大致分成三大類:
A:"這禮拜爸爸帶全家去三義玩,因為三義盛產木雕,我們早上看了很多木雕行,中午去吃板條..."
B:"下禮拜就要段考到了,我要好好讀書,收拾心情,不要貪玩...";"這禮拜是學校校慶園遊會,大家都很認真的去辦這次的攤子..."
C"這禮拜上課很不用心,由其是數學課,但是沒辦法,因為數學老師教得很爛....."
往往寫的就是類似上面這種東西...
A:無靈魂超流水遊記文(40%)
B:特殊事件流水記事文(20%)
C:地獄之火咒怨月經文(40%)(數學老師平均每2~3週要表一次)
但畢業後週記跟作文簿卻是很令人懷念的東西
因為它有你當年的心情遺留(Artfact),睹物思情阿...回憶就在這裡
每篇文章都是自己在星期日的午夜前趕工完成的...(應證了狗急跳牆這句話)

轉眼時光飛逝(這是機掰安最常講,也最愛講的一句話)
大學都畢業了,學生生涯已經離我有點遠了
但藉由當年的週記,作文,到今日的網誌(每個人的記錄方式不同,只是我選擇採用網誌)
讓我得以爬梳自己的成長與回憶
就像有些人寫日記一般(之前也有寫過一段時間),只是我寫的不是那麼勤
偶爾寫個網誌發牢騷,順便紀錄一下自己的內心
因為外貌改變你可以用相機拍下來,但內心的改變卻要用文章記下來
關於我的網誌,我想它的撥出方式應該是公視或是大愛電視台之類的(電視台不會倒),但節目內容卻是海綿寶寶...

言歸正傳,如今部落格或許也是一種文化上的再演化(我不敢說進化,因為是否有進步還有待評估)

但可以確定的是,藉由網路的流通,人類心靈補強計畫有了初步的接線!
~The End~

(關於心靈補強的議題我們以後有空再討論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i An 的頭像
    Chi An

    Renaissance

    Chi 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